宇宙星空是个令人向往的神秘之境,对于“人类是否是孤独的”这个问题始终是人类历史待已解答的星空之谜。
人们用科幻来思考人类过去未来、时间空间、生存灭亡的命运猜想。
在众多电影中,若要选出一种对人类来说最具价值意义的电影类型,科幻电影上台领奖必毫无争议。
回顾国产科幻《流浪地球》,一经上映就被国人亲亲抱抱举高高,各种溢美之词漫天飞舞,电影院的吃瓜群众场场爆满。
中国科幻实在太饥渴了,太需要这样的作品了,再不出现中国科幻就真的要渴死了。
《流浪地球》狠狠地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被奉为里程碑式的作品,打破了“中国无科幻”的历史魔咒。
而辉煌的背后,我们依然要摸着自己的胸部“凭胸而论”,仅仅是“元年”,仅仅是从0到1的“里程碑”,还远不能说中国科幻已比肩欧美,差距还显而易见啊!
豆瓣8.0分的《流浪地球》,放到佳作如云的欧美科幻中恐怕要降分不少,因为《流浪地球》能做到的别人在10年前就已经做到了,比如这部2009年的科幻片《深空失忆》。
《深空失忆》是一部科幻惊悚片,豆瓣7.4,在科幻电影榜是属于冷门佳作,这个评分显然跟《流浪地球》不在一个标准线上,而是在跟《异形》系列的对比上归属于小众的Cult片。
在《深空失忆》的影片开头,有这样一段背景描述:
1969年人类登陆月球,世界总人口数36亿;
2009年开普勒望眼镜被发射用以寻找类地行星,世界总人口数67.6亿;
2153年,帕星奥17号太空探测器登录坦尼斯星球,世界总人口243.4亿,食物和水资源匮乏已成为普遍现象;
2174年,争夺地球有限资源之战剑拔弩张,“极乐世界”号宇宙飞船发射升空。
这段概述中,跨越200年的背景设定(实际上远远不止),勾勒出了一个极其庞大的世界观,在格局上就超越了百分之七十的科幻片。
星球、人口、争夺、资源、战争、飞船这些字眼把影片气氛瞬间拖入了人类末世科幻的沉重话题。
《深空失忆》虽说是一部科幻惊悚片,跟《流浪地球》不是同一类型的作品,但是在同样的末世科幻背景下,在探讨人类未来、地球命运、文明延续的议题上,两者竟有着许多异同与微妙之处,值得拿来探讨。
末世科幻的背景格局
《深空失忆》讲述的是地球因人类的资源争夺战走向了灭亡。
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一艘载着6万人的“极乐世界”号宇宙飞船带着人类文明的希望飞向了茫茫宇宙,计划飞行123年把人类输送到遥远的坦尼斯星球。
原本在太空中顺风顺水地飞行的“极乐世界”号飞船,因为来自地球的一个消息,让飞船驶向了地狱之门:地球爆炸了。
这个背景设定十分大胆,前方是未知的世界,后方是地球的毁灭,人类失去了精神支柱,彻底切断了希望的后路。
123年的飞行最后把真相演变成将近1000年,40代人的繁衍将部分人类变异成了另一种生物,也把“极乐世界”号变成了地狱之船。
人类文明的希望只能在狭窄的飞船中探求,这是真正的末世恐惧。
《深空失忆》直接抛弃了地球,用一个核爆炸的假设把地球灭的连渣都不剩,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了地狱般的飞船和宇宙中,令人感受剧中人的那种不寒而栗的绝望。
同为末世科幻,《流浪地球》在背景格局上也相当恢弘,太阳系的膨胀毁灭致使“流浪地球”计划启动,依靠10000个发动机推动地球在太空中漂流,用2500年奔向另一个星系,在时间和空间上已经远超人所能想象的维度了。
《流浪地球》放弃了太阳系,选择了流浪地球,行星之间的碰撞,空间站的牺牲毁灭换来地球文明的延续。
2500年的流浪之旅,未知的太空谜题,无论哪一个结果都给人无限的幻想。
这就是优秀的末世科幻太空片能如此震撼人心的原因,背景格局上给人无法想象的惊恐感。
格局越大,讲故事的难度就越大。
失落的科幻文化
《深空失忆》中由于地球的毁灭,“极乐世界”号宇宙飞船内的人成为了最后的人类。
没有了法律约束,也没有了道德顾忌,一名年轻的飞行员盖洛因此精神崩溃,由恐惧和绝望产生的精神自由的空洞,让他驾驶自己的飞船驶想了罪恶的深渊。
他膨胀了,翅膀硬了,心态爆炸了,玩起了恶魔的游戏。
先是杀掉了其他飞行员,把5000人射进了无边的宇宙,所有醒过来的人都被他赶进货仓,让他们自生自灭自相残食。
经过漫长的世纪演变,这部分人退化成了嗜血的变异人。
这就是影片的科幻文化:当地球毁灭了,法律变成了空文,道德已无关紧要,没有审判,极度的自由,手中掌握着全部人类的生与死,你会怎么做?
是国王还是良民,是主宰还是凶手,是上帝还是恶魔?
影片把这段背景故事描述的非常具有传说趣味。
雕刻的壁画加上神秘的剧中人旁白,古希腊神话般的讲述方式,破碎的记忆与虚幻的空洞把观众引入了骗局的歧途。
再看《流浪地球》,跟《深空失忆》的无感情纯科幻不同,它用浓重的“家国情怀”将科幻故事进行了包装。
当中出现了许多中国文化元素,书店、小吃店、舞狮、彩灯,我们熟悉的教室、课堂以及课文,亲情、英雄、家国感情,尤其是中国式亲情由始至终都在左右着故事的发展。
直到最后刘培强驾驶空间站冲向火星的英雄壮举,总令人产生一种不够理性的错觉:你难道不是为了救儿子吗?
在这种“木星撞地球”的末世灾难面前,相比于“流浪地球”计划,显然“火种”计划是更为理性的延续人类文明的途径啊!
在末世灾难面前,在西方科幻中常常会坐上宇宙飞船逃跑,而中国科幻选择要带着地球一块跑,这就是中国人“眷恋故土”、“落叶归根”的家国情怀。
区别就在于西方科幻会选择“火种”计划,中国科幻宁可人类全灭也要选择“流浪地球”计划。
我们都支持科幻故事进行本土化创作,但是不能去掉“本”和“化”,空间站似乎简陋了一点,机器人用摄像头代替,运载车少了点科技感,发动机真的能推动偌大的地球吗......这些也许经不起杠精们的吐槽吧!
《流浪地球》最大的不足之处也是在剧情上的硬与直,看了三分之一就能知道结局,大量的情感渲染最后变成了满大街都用过的电影结局,而缺少了科幻故事的细节把控。
就科幻文化上,中国科幻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但是要走的路还很长。
人类文明的延续结局
所有的末世科幻电影,无论是地球毁灭还是飞船升空,最后都会回归到同一个议题上来:人类文明如何延续下去?
《深空失忆》中“极乐世界”号飞船计划用123年把6万人送到坦尼斯星球,因为地球的毁灭间接导致了飞行计划发生错乱。
主角们一路打怪闯关,被变异人追杀、被黑人捕食、钻野兽堆,最终重启了反应堆,又回来干倒了“上帝”盖洛,查看飞行日记竟发现飞船任务年份是923年,即是飞船到达坦尼斯星球923年了。
923年让飞船内的部分人类几乎退化成了另一个种族,形成了一个小型人类(野兽)社会,依靠飞船能量和深眠中的人类为食存活,他们注定会走向灭亡。
以主角为代表的这部分人类最后通过睡眠舱被发射到坦尼斯星球的海面上,人口数1213人,是为“坦尼斯元年”。
此时幸存的人类几乎失去原来的现代科技文明,他们要从最原始的农耕文明开始发展。
一个陌生的星球上,环境和生物圈,一切都是未知,人类文明是否能延续也是一个未知的历史。
再说到《流浪地球》最后关于人类命运的描述上,“流浪地球”计划用2500年去寻找另一个人类栖息之地,把希望寄托在百代子孙的身上。
遥远的未来历史,人类文明是否能延续同样是一个未知的议题。
但是通过这个科幻故事,能够想象得到“流浪地球”计划将会在漫长的历史中遭遇各种艰难险阻,肯定还会有类似“木星撞地球”的危机,只不过这一次依靠牺牲空间站才让才逃过了灭顶之灾。
在往后的流浪之旅中,面对这样神级灾难,地球和人类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呢?
或许也像《深空失忆》的那样最终不得不放弃地球,一艘载着人类希望的宇宙飞船发射驶向了茫茫宇宙,又或者去到了另一个未知的星系,开始新的人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