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扩大内需既关系经济稳定,也关系经济安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要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既是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也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举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均把扩大国内需求摆在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首位,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在统筹发展与安全、协调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中的战略智慧。
坚持科学的方法论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完整内需体系,能够为促进经济循环提供关键支撑,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这既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有力举措,有利于更好满足国内需求;又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内需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本质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表现。要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系统观念这一方法论,从全局高度统筹破解。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破解内需矛盾,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以系统性思维形成“改革—创新—发展”的闭环逻辑。要在增强消费能力、动力、潜力上下功夫。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经济思想始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要求我们精准识别内需领域的堵点痛点,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限制消费升级。要坚持这种问题导向的方法论,确保扩大内需举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认识扩大内需的长期性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关系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扩大内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是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内需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抗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只有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为现代化建设筑牢根基。
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消费市场不断成长,已成为拉动内需、推动消费升级的中坚力量。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消费不断注入新动能。近年来,得益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5G网络、千兆光网等信息网络规模化部署,数字技术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新型消费快速增长,释放出强劲活力。数字经济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消费渠道更加多元,消费供给更加高效。数字技术的持续创新将为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空间、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提供强大支撑。
彰显人民性特质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是更高效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全方位扩大内需和促进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统一性,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激活县域消费市场、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后顾之忧、收入分配改革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每一项举措都彰显为民初心。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使扩大内需超越了单纯的经济政策范畴,成为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比如,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在降低药品价格的同时,推动了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产业发展。扩大内需不仅是物质财富增长的过程,更生动诠释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导向。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扩大内需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更是应对风险挑战的“稳定锚”。新征程上,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系统观念破解主要矛盾,立足战略全局谋划长远发展,坚守人民立场把握价值导向,把内需潜力转化为发展动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