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持久芬芳:长沙“赏花经济”玩出新花样 | 山水洲城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2:52:00    

春日长沙,茶亭花海正翻涌成金浪,大围山的杜鹃红遍山野,灰汤的桃花与温泉相映成趣……从“颜值”到“产值”,以“赏花经济”为切口,长沙正走出一条“农旅融合、城乡共荣”的振兴之路。

以开福区沙坪街道的禾润农场为例,3月26日,橘洲君走进农场,春日的阳光正穿透绣球花丛,将木屋窗棂染成一片氤氲的蓝紫色。“我们特意选了工作日来,没想到还是这么多人。”带着单反相机的李女士边说边调整反光板,她的女儿正坐在二楼花窗边摆造型。

禾润农场凭借紫藤花、玫瑰花、绣球花花海走红后,连带着附近50岁的陈青大爷也迎来了 “丰收季”——他的葡萄园终于找到了稳定的销路。“以前葡萄熟了只能挑着担子去镇上卖,现在禾润农场主理人姚佐春经常带着团队来园子里进货,七八月成熟期的阳光玫瑰葡萄,我这十多亩地一年能有15万到20万元,销路稳定了不少。”陈大爷笑得合不拢嘴。“一朵朵花”绽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你要赏花,就不能只赏花。

长沙的花,既能酿成蜜、榨成油、炼成香,也能长出民宿、传承非遗、联结城乡……花海是乡村振兴的“多线程服务器”,“赏花+”正激活消费的“一池春水”。

3月16日,“星城无处不飞花”2025长沙春季文旅推广活动暨“放假哪里见 就在长沙县”花开江背启动式在长沙县江背镇五福村举行。现场,长沙发布了“星城无处不飞花”春季赏花地图,集中推介省植物园、烈士公园、松雅湖湿地公园等百余处赏花胜地,并推出4条春季文旅线路,涵盖“赏花+休闲”“赏花+文化”“赏花+工业”“赏花+乡村”等花样玩法,为“追花人”提供长沙春日首选赏花指南。

添双筷子游客品美食,小朋友们赶小猪赛跑,捉鸡回笼萌宠园……3月23日,长沙县福临镇陈树湘文化广场热闹非凡,“春至福临 潮玩乡野”2025年福临镇踏春赏花季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踏春赏花季在延续首届油菜花季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福临镇不仅呈现出更加壮观的油菜花海景观,还准备了丰富的文艺演出、民俗文化展示、特色农产品展销、农事体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活动,全面提质升级农旅消费业态。

“既能赏景又能体验文化,我们拍了不少桃花美照,还泡了温泉,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3月22日,长沙市民李娭毑带上自己的闺蜜团来到灰汤镇东鹜山桃花谷,结伴登山赏花。

在宁乡灰汤的东鹜山,300亩花林中近万株桃花盛开,一年一度的桃花节也准时上线。“以桃为媒·振兴乡村”第十四届宁乡灰汤温泉桃花季暨文旅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开幕式,在灰汤镇东鹜山桃花谷启幕。活动期间,游客可畅游千亩桃林、泡温泉、品美食,还能参与唐装汉服游园、文创市集、快闪大赛等互动项目,享受“赏花+康养+文化”的全域春日体验。

“我们已多次参加活动。这次特别针对游客登山后的饮食需求,创新推出了蒿子粑粑、煎饺等产品,市场反响超出预期。”活动现场,正在展会摊位忙碌的长沙粮仓在线农业发展公司负责人表示,活动开幕当天上午8时,展位便迎来首单交易,特色小吃凭借便捷、美味的特点迅速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

从“一季花”到“四季景”,从“单打独斗”到“全域联动”,长沙的赏花经济正书写乡村振兴的新范式。

——四季不落幕的“花式运营”

长沙的智慧,在于用一朵花撬动四季流量。

春天,满山杜鹃盛开,红、紫、白、黄,五彩斑斓,宛如一片花的海洋,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夏天,禾润农场依托“花海+研学”模式,推出果蔬采摘、花艺手作等体验项目,并与周边农户联动代销草莓、葡萄等农产品,带动农民增收;秋季,望城区靖港镇福塘村芳香福塘产业基地,百亩富硒皇菊迎来丰收季;冬天,长沙县北山镇的梅园,梅花盛放,摇曳生姿,暗香浮动,引得游客纷至沓来。通过错季种植与节庆策划,长沙已形成“月月有花开、季季能引流”的全域赏花地图。

——一城山水一城花

3月21日,“相约茶亭 花满星城”第五届茶亭花海文化艺术季开幕。油菜花到处有,缘何茶亭的游客特别多?“这是一场艺术家与村民、游客共创的艺术盛宴。”茶亭镇副镇长王雅瑜表示。今年茶亭花海AAA景区再次升级亮相,小桥流水、蜿蜒游道、缓缓转动的水车让人流连忘返,特别是上千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赏花体验。同时本次艺术季推出20余项、40多场次特色活动,涵盖了文化、艺术、美食、运动等多个领域。

——一朵花的N种打开方式

近年来,长沙打造“栀子花小镇”“芳香福塘”等特色种植基地,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增强乡村吸引力。

宁乡种植栀子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宁乡就建立了栀子花药材生产基地,被商务部门授予“栀子之乡”的美称。因为宁乡栀子果实皮薄饱满、个头大、栀子苷含量高,2016年宁乡栀子被评为道地药材。从野生利用、人工种植到加工炮制,宁乡栀子从喻家坳乡这个“栀子小镇”,走出九龙峰下的重重山坳。

——私家花园里的“网红经济学”

“来这里的游客,十有八九是从小红书上刷到紫藤花窗景,自发来打卡的。”禾润农场主理人姚佐春指着二楼观景台的落地窗说道。这座私家花园,凭借“莫奈花园”般的场景设计,已成为小红书“长沙赏花”话题下的顶流IP。“再过五六天紫藤全开,那时的窗景会变成真正的‘莫奈花园’。”姚佐春说,农场日均接待游客近300人次,去年花期最盛时,200多人从二楼排队到一楼只为打卡这个绝美机位。

长沙赏花经济的火爆,不仅是自然馈赠的视觉盛宴,更是长沙近年来以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为核心,统筹推进农村环卫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运营创新的系统性成果。从“一季花”到“四季景”,从“环境美”到“共富美”,长沙正以“赏花经济”为切口,探索乡村振兴的可持续路径。

从“零散美”到“全域美”的蝶变

长沙将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抓手,通过“五美”“五好”等标准,推动乡村从单一景观向综合业态升级。结合国土空间规划,长沙按“一村一景”原则,打造了茶亭镇油菜花海、望城“水美湘村”、宁乡双江口柑橘采摘园等特色片区,实现“四季有景、各美其美”。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跨越

乡村的“高颜值”离不开环卫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长沙以农村环卫改革为核心,构建长效管护机制。如垃圾分类与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达100%,资源化利用率超60%,无害化处理率100%。永安镇芦塘村通过“门前三包”和村民自治组织,实现“早清三园,晚清四边”的日常维护。推广“三池一地”散户污水处理模式,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99.5%,动态清零非卫生厕所。

从“不愿种”到“抢着种”

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让抛荒减少了,同时“紫云英推广行动”“三花混播”等改善地力的措施为赏花经济提供了现实条件。如果园镇新明村通过整治撂荒田,恢复灌排系统,晚稻丰收后轮作油菜,既保障粮食安全,又形成观光农业。

从单一赏花到全产业链

除油菜、紫云英外,“栀子花”“桃花”“菊花”等经济作物的发展,延伸“花经济”链条。例如宁乡双江口镇左家山村依托油菜花海发展休闲采摘,户均年增收近万元;望城区茶亭镇通过“花海节”带动民宿、餐饮消费,单月营收超百万元。

清明之际,雨季如期而至,你可能担忧长沙哪里还能赏花?

别急,4月,大围山蔚为壮观的杜鹃花海,整座山峰都被热烈的红色所覆盖;5月,宁乡栀子花如约而至,洁白如玉,香气四溢;6月,靖港荷花盛开,荷田连着稻田,荷香扑面而来……

星城何处不飞花,乘着春光赏心时,何不赏花去!

记者/刘丹 祝林灿

编辑/尹玮 校读/谈梁

初审/彭培成 终审/沐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