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合肥,全国试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22:14:00    

合肥入选
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
试点城市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确定了上海等全国首批9个试点城市、30个试点项目。记者注意到,此次合肥市及“合肥市政务中心V2G项目”成功入选。

车网互动是什么?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意义是什么?合肥是如何取得首批试点称号的?接下来将先试先行哪些创新举措?针对这些问题,记者独家采访到合肥市发展改革委新能源处副处长韩昶昶。


验证新能源汽车
作为“移动充电宝”的潜力

什么是车网互动?韩昶昶解释,车网互动主要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构建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可参与削峰填谷、虚拟电厂、聚合交易等应用场景,有效发挥动力电池作为可控负荷或移动储能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简单理解,车网互动,即把新能源汽车当作“移动充电宝”,既能充电,又能在需要的时候把电放出来,供其他设备或电网使用。车网互动不仅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有支撑作用,还有着广阔的商业前景。比如随着车网互动的成熟、规模化落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能够利用电力差价盈利,进行储能投资。

合肥政务区最新建成的 “光储充换+车网互动”综合应用示范场景。

成为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的意义是什么?可以从“车网互动国家试点目标”来分析。

国家的短期目标是要求到2025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成,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资源的潜力通过试点示范得到初步验证;到2030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市场机制更加完善,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智能有序充电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为电化学储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为电力系统提供千万千瓦级的双向灵活性调节能力。

因此,成为首批试点城市,实质是抢占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战略制高点。从民生到产业,从用电到践行双碳,意义重大。比如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能够更高效就地解决能源消纳问题、通过智能充放电提高电网韧性、倒逼动力电池企业开发更多次循环的寿命电池、推动充电桩企业智能化改造、让车主利用电力差价峰谷价差套利实现"以车养车"等。


合肥将打造“车网惠动”新模式

要想成为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基础设施必不可少,而这些合肥早有基础。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合肥是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总量最大、知名品牌最多、供应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新能源汽车“换电”试点、“双智”试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的四试点城市,在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方面具备比较优势。

市民正在用光伏充电桩给电车充电。

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合肥在智能有序充电和“双向充放电”通讯协议、技术标准,以及电池质保、梯次利用和回收处理等关键环节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蔚来汽车全系具备“双向充放电”功能,主导或参与制定V2G国际标准7项、国内标准5项,创新推出车网互动运营平台,科学制定反向放电价格机制,在国内累计投运近50个V2G试点场站,试点规模居全国首位,成功打造车网互动商业运营样板。

在新能源基础设施方面,合肥累计建成各类充电设施近26万个。这相当于每3辆新能源汽车就有2个“能量补给站”,车桩比大幅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到2025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超50万辆、建成各类充电设施超30万个。

摘获全国首批试点城市后,合肥将以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为核心,努力实现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城市电网三方高效互动,确保到2025年底全面实现试点目标,探索建立车网互动市场化运作机制。

目前,合肥市已制定专项政策支持车网互动试点,重点对新建或改造V2G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参与反向放电、负荷聚合商接受统一调度、充电站运营商出台引导措施等进行奖补。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还将打造“车网惠动”模式。鼓励充电运营商构建负荷聚合商统一接入市级虚拟电厂调度管理平台,由平台主体给区域充电平台提供动态补贴,通过补贴引流,调节不同区域充电电量,打造良性商业模式。而最近建成不久的合肥市政务中心“光储充一体化+车网互动”示范项目,就将率先应用这一模式。

光伏停车棚。


【新闻多一点】

今年3月,合肥市政务中心1.5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完成改造——银灰色车棚实为太阳能光伏板矩阵,车棚配套了由3台一体式储能柜组成的锂离子储能电站、换电站和61根充电桩和27根双向充电桩。

相关人士介绍,该光伏车棚每年可提供绿电295万度,可满足1300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在环境效益方面,它能够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80吨,相当于植树造林超4.5万棵。

除为新能源汽车供电外,光伏车棚、储能电站每年还可为市政务中心日常办公提供超230万度绿电,每年可节约用电成本近30万元。



文字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刘小容
图片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张正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