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三国时期的南郡归属前因后果,在赤壁之战后,夷陵之战止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11 09:04:02    


首先三国关于南郡归属得失的全貌是这样的:赤壁之战后,周瑜打下南郡,刘备打下荆南四郡。刘备为了打益州,向东吴借南郡,约定打下益州归还。打下益州以后,吴使来要,刘备推迟说打下凉州再还。吴国恼火,提出以长沙桂阳零陵三郡交换,刘备再次拒绝。吴国忍无可忍,派遣吕蒙出兵打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并赶到前线和关羽对峙。却意外地因为曹操介入双方言和,吴国归还一郡,约定以湘江为界。


 

后来鲁肃病故,吕蒙继任。吕蒙认为蜀汉不是可靠的盟友,不能把国家安全寄托在他们身上,只要打下南郡,跨有荆交扬三州就可以独自抵御曹魏。中间因为两家和好,蜀汉和曹魏在西边打,吴国在东边攻打合肥作为策应,失败后东吴将扩张矛头重新调整到荆州。再后来刘备称王,关羽攻打襄樊后方空虚,绝佳战机出现。由于关羽缺粮,抢吴国粮草,更是给了吴国出兵的理由。吕蒙打下南郡,擒关羽,又南下把剩下的两郡收入囊中。


 

其次陆逊夷陵之战后,吴国在荆州彻底站稳,版图基本稳定下来。从完整的历史看,奇袭荆州的原因其实很复杂:刘备赖账失信是起因,由此产生的吴国的存亡的危机感是根本原因,巧取三郡留下裂痕前科,向北扩张失败是转折点,辱骂吴使是催化剂,关羽抢粮是导火索。看过不同教授讲三国,版本也不下三个了,都把袭取荆州归于吴国信不过蜀汉的不安全感,没有多少道德评价。只有蜀粉简单归纳为因为打不下合肥所以背刺盟友各种说。


 

再者提起刘璋又换了说辞“益州给刘璋也没用”,又改成实用主义了。也许吴国只有按照蜀汉的战略部署行动才能合蜀粉的意吧!那样不就是韩信第二吗?吕蒙断识军计、陆逊意思深长,两个作战风格完全不同的主帅,不谋而合地作出袭取荆州的方案。《六国论》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轮到三国,就弱蜀,灭蜀者,吴也魏也了吗?荆州问题前后,仔细分析成因,也确实是自己找的。


 

赖账的是你,逼吴国动刀的是你,外交上给吴国难堪的是你,抢粮的是你。明明自己从来没有把吴国当回事,却只记得被袭击的亏。所以,历史没有那么脸谱化,蜀汉没有那么无辜傻白甜,吕蒙的成就也应该得到承认。在军事上,他的两次西征都是兵不血刃,几乎没有什么伤亡夺得荆州5郡,可以说是把《孙子兵法.谋攻篇》的思想发挥到极致了,位列武庙名副其实。


 

历史作用上,他的战略目标都实现了,不光打下荆州诸郡,此后曹魏西晋多次南征都占不到什么便宜,吴国都是靠自己扛住侵略。很多说吕蒙没战略,小编觉得有,只是站在蜀汉的立场你看不到。《隆中对》说曹操势力大,不能硬刚;东吴根基稳,要做盟友。吕蒙认为蜀汉靠不住要防,有问题吗?荆州问题的前后都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东吴:“这个盟友不可靠。”他的外交判断没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两家在汉江平原接壤的情况,做出夺取南郡的作战方针,逻辑没问题。


 

还有孙吴这个时候拿荆州才能三国鼎立,可政治上并不是这么算得。在政治上孙吴是三家中最弱的一家,曹魏手里有献帝,刘备本来就是老刘家的人,孙权一个瓜农之后到最后称王都是靠其他两个皇帝的承认。所以在政治上孙权除非能一次打两个横扫天下,否则他一辈子都只能是个地方割据势力。而且,三家之中,刘备要做大是一定会被其他两家打击的,因为他血统最正,政治优势将会无限放大。


 

所以,在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就算曹操不给孙权抛出橄榄枝,孙权自己也会行动的。蜀汉政权的势力地位问题,确切的说是利益问题,刘备诸葛亮代表的荆州集团,法正李严谯周黄权代表的蜀中集团,最后是西蜀百姓代表的益州集团,内部的政治矛盾在后期非常大,诸葛亮北伐是以战养战,以攻为守,用御外敌来缓解内部矛盾,但连年征战百姓也苦不堪言,百姓只讲吃不饱穿不暖,抱怨日子不好过,最大的范围就是原来刘璋占据的益州这个大州。历史的真假只是后人的考量和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