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小年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5 10:07:15    

1.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小年的由来:

所谓的小年又称之为祭灶节、灶王节。最早在我国夏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起源是为了祭奠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后有先秦时期祭灶设立神主,酒水瓜果食物作为祭品。其实,在古时候很多地方祭灶的时间都不一样,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不等。后来为了统一祭灶节,把时间定在了每年腊月的二十三和腊月二十四,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小年。

2. 小年由来的故事

据传灶王爷其实是民间的普通老百姓,名叫张单,家族世代都是做生意的,他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做生意一窍不通,到是对吃喝玩乐样样精通。

后来,娶妻生子了还是一如既往的花天酒地,妻子实在受不了他,于是就离他而去。可是张单依旧不改恶习,最后坐吃山空败尽家业的张单沦落到街上乞讨为生。

有这么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里,看到前妻离开自己过得更好了,他看到后无地自如羞愧不已,于是饭也顾不上吃一口,便一头钻到锅底下被烧死了。

玉皇大帝得知了此事后,觉得张单能悔悟自己的所作所为,本性还是不坏的,既然死在了灶底下,那就把他封为灶王吧!以后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这天来天庭汇报工作,然后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台。这便是小年的由来。

3.小年祭灶都有哪些习俗

在民间祭灶也是为了祈求来年平安和顺财运滚滚。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也是灶王爷上天述职的日子。民间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西天"的说法。并还有"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或"上天言善事,下地降吉祥"等传说。

民间都是把灶王爷贴在灶台之上的,其目的就是让灶王爷能看到锅里的东西。让其品尝民间百味,了解百姓疾苦。一般在祭灶时,需要摆放一些供品,各地的供品又各不相同,一般有灶糖、水饺、粉团、枣山馍等多种。

灶糖,又称“搪瓜”,因其多做成团形,像瓜形,中空,故得名。灶糖的主要原料是麦芽糖。也有用江米磨粉加怡糖制作的。灶糖的粘性特别大,入口粘牙,所以有的地方又称为“胶牙搪’。用灶糖祀灶,俗信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使他上天后无法说人的坏话;又因其味甜,俗信灶神吃搪后嘴巴会变甜,就会为人间多说好话。在北京,因为灶糖是按照关东的传统制法做成,故得名“关东搪”。山西地区则统称“麻糖”。在上海、江苏,灶搪的形状呈元宝形,也称“糖元宝”。此外,还有做成革养、葫芦以及一些小动物等形状的。

4.还有在小年扫尘的习俗

因为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的时间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此时要做好辞旧迎新年的准备,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一般包括清理箱、柜、炕席底下的尘土,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窗花。山西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发灶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避遏;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凑和准备工作的紧张。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道出了儿童盼望热闹过年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