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黄河,“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的景象似乎是她应该有的样子。
黄河流经蒙晋交界时,母亲河一改“掀天浊浪”的英姿,展现了她包容含蓄的另一面:九曲回转的河水碧波如镜,似苍石中夹带的一抹玉质。平和的河水如母亲的玉手,温柔牵起居于两岸的蒙晋大地。

4月18日拍摄的雨中游船经过老牛湾黄河峡谷的景色。新华社发 (康文魁 摄)
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和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之间的老牛湾黄河峡谷,因形似犁牛得名。老牛湾有两个突出特点:黄河与长城在此“相握”,泛舟碧波可览长城雄峻;蒙晋共享老牛湾,互为对岸眼中奇峻美景。
四月,乘舟拨开碧水,两岸石壁峰仞直立,似一幅江山图卷缓缓展开。岸边时而满目桃花烂漫遍野,时而怪石嶙峋令人称奇,时而数里悬崖栈道隔空相望……行过半程,抬眼望见明长城如长龙横亘苍绿之上,其背脊映于黄河水中,似蛟龙入海穿行。

4月18日,游客在老牛湾黄河峡谷乘船游览。新华社发 (康文魁 摄)
“最打动我的是,黄河与长城,中华民族的两大文化标识在此相汇。”游客刘洋说,雄浑磅礴与润泽包容融为一体,纵横千里的两大文化脉络呈现独属中华文明的浪漫邂逅。

4月18日拍摄的老牛湾黄河峡谷的明长城墙体。新华社记者 贺书琛 摄
蒙晋两地对于老牛湾的由来,民间流传着更形象的说法:“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偏关县与清水河县虽属两省区,隔河相望,却被这条母亲河紧紧系在一起。
作为清水河县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老牛湾因河水碧波如镜,被称作“北方小三峡”,这与下游山西省境内的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密切相关。
“曾经的老牛湾,也是流速湍急、河水浑浊。”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业务室负责专家史跃中博士介绍,2002年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验收使用后,上游的老牛湾水量增大、水位抬升,因而流速变缓、泥沙沉积、藻类繁盛,形成了如今的清碧河水。
两岸皆是峻山秀水,风景却各不同。站在老牛湾清水河县一侧,游客以对岸山西的岩壁和古堡城墩为景。站在对岸一侧,内蒙古的嶙峋悬崖和满山花海,成为山西境内游客镜头里的美景。
有趣的是,河岸两侧的村庄共用一名,都叫作“老牛湾村”。清水河县老牛湾村村民李俊峰说:“夏天时,山西一侧河岸的村庄演起晋剧,内蒙古岸侧的村庄居民搬个小板凳,坐在岸边隔河听剧,遥相和唱。”

3月30日拍摄的老牛湾山西境内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随着2024年底老牛湾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配套设施更为完备,游客数量大幅增加。”清水河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乔楠介绍,今年清明节假期,老牛湾接待游客人次增至去年同期5倍。
如今,清水河县老牛湾村盖起了各式各样的民宿,有31户农户办起了农家乐,青年创业群体搞起了综合生态度假游。
“‘五一’假期前半个月,房间已预定一空。”一家民宿“00后”主管方自傲告诉记者,其民宿团队工作人员几乎都是“00后”,民宿设计风格和功能设施受到年轻人欢迎,打造了船游黄河、篝火活动、参观窑洞、游古村落等度假综合业态。

4月18日拍摄的老牛湾民宿。新华社发 (康文魁 摄)
地跨蒙晋,碧波万顷,长城耸立,古村延续……“老牛湾的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得天独厚。”清水河县委书记徐艳国说,老牛湾作为国家地质公园,坐落其中的老牛湾村被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入选“全国最美乡村”。老牛湾凭借独特的历史、人文、自然价值,正在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
策划:王黎
记者:贺书琛
视频/海报:贺书琛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联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