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警惕危害未成年人健康的“举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5:49:00    

最近,随着央视的曝光。一个其实已经不算新的“新词”,突然出现在了我们眼前:举牌。什么意思呢?最早的时候,它属于二次元圈子的一种文娱活动。在cosplay活动或漫展中,会看见一些人手持一张牌子,上面是一些特定信息或者自己喜欢的角色名字。


前几年,举牌挑战突然在短视频上火了起来。很多参与者手拿一张照片或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有祝福语或其他内容,目的就是和网友互动。举牌之前的关联内容,也算正能量并且很有趣。可耐不住,总有龌龊之人从中发现无耻的“商机”。不知道从哪一天起,举牌不再是一种可以摆在台面上的互动,而是和色情沾上了边。

各个角色分工参与其中,甚至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举牌者,活跃在最前端。穿着暴露或可爱制服,引导诱惑买主上钩。然后根据买家需求,拍摄他们定制的各种图片或视频。甚至有专业的代理,负责宣发引流,建群,售卖举牌者拍摄的照片和视频。


最后,就是躲在网络角落的买主。最少3块,他们就能要求举牌者在身体部位,要么写上自己的名字,要么写上其他污言秽语。升级到三四百块,就可以定制隐私部位的专属视频或服务。在这场金额不等的交易中,有的人出卖了身体,有的人出卖灵魂,有人为空虚支付。


在青春期躁动的年纪,因为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每一个人都可能做过错事。都可能,要在未来的某一天,为自己的无知、冲动去买单。很多人都说青春难免失控。可不该失控的,第一个是公众平台的监管。为什么“举牌”可以成为产业链?为什么“蛀虫们”会有空子可钻?


央视曝光的视频里,有一个细节。视频只要天天发,平台就会给流量。什么样的流量最高?答案是:举牌,定制视频,秀身材。更可笑的是,当这些内容被举报,关键词一换,擦边视频便又能疯狂涌现。


第二个不该失控的是家庭的引导。大家肯定看过相关的文章,说我们如今严重缺乏三种教育:性教育、爱的教育和死亡教育。父母对性教育避如洪水猛兽,会加剧一个青春期孩子的好奇和探索。而那些没有正确引导的探索,最终往往跌入危险深渊。


未成年人深陷“举牌”的漩涡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隐匿在“举牌”背后的暗流,既是对网络治理的挑战,又是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考验。打击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举牌”乱象,打造健康、文明和清朗的网络环境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来源:第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