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李静)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今年以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以下简称:生物园区)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省、市及开发区经济工作部署,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坚定信心、实干争先,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资、拼经济发展、促园区繁荣,持续为“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勇争先,展现省会担当”聚势赋能、贡献生物园区力量。一季度,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6%,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工业投资增长53.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进出口总额增长4%,顺利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生物园区始终将帮企业、稳增长、促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一进三送一招”活动为抓手,通过建清单、优机制、深谋划、精招商、强服务,促进政企双向良性互动,为园区稳企业生产、稳工业运行、稳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着重强化对金诃、珠峰、娃哈哈、天露等12户重点工业企业,以及省国投、互助青稞酒销售等10户重点批发业企业的动态监测分析,及时掌握企业运行动态,引导企业开足马力、释放产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充分发挥中藏药、乳制品等支柱行业的带动作用,有力推动经济稳健前行。
生物园区秉持“项目至上”理念,梳理85个重点项目,细化分解并制定年度开复工计划,加快前期手续办理,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同时,多渠道促成项目合作,通过“第三方代建”等方式积极盘活国肽生物牦牛骨提取小分子胶原蛋白肽生产项目;实现凡秘能菊粉果聚糖项目土地置换等。此外,2月中旬,益唯森白刺果加工等一批工业项目在全市率先集中开复工,现已开工项目35项。项目建设呈现如火如荼的态势,形成“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积极发展局面。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年初,生物园区外出招商鼓劲扬帆、蓄势启航,为高质量发展积聚“新”动能。园区还积极完善招商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差异化招商策略,落实领导项目包保责任制,创新招商服务流程,建立招商项目目标库、意向库、储备库。一季度,园区赴河南、江苏、浙江等地密集拜访18家相关企业。此外,园区围绕打造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建立审批绿色通道、搭建药械六方联审平台、成立工作专班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便利服务,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同时,发挥基金撬动作用,借助协会商会资源,依托平台专业优势,多渠道开展招商工作,推动招商引资提挡加速。
生物园区以“硬核服务”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积极向企业宣传各类惠企资金政策,扎实做好企业申报指导工作,千方百计争资金、争项目,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系统规划并制定涵盖科企、高企、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小巨人”企业在内的分层分类培育计划清单,聚焦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管理优化等关键领域,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特色产品大集工作专班务实高效,统筹全园力量,多方发力,汇资源、拓渠道、搭平台、强宣传,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助企帮销”活动,帮助企业拓市场、增订单、提效益,一季度累计帮销1000万元,拉动工业产值增长0.9个百分点。深化与新闻媒体单位的战略合作,搭建高效传播桥梁,全方位宣传推介园区企业及特色产品,进一步提升园区及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增强市场影响力,塑造园区优质品牌形象。免费向企业提供园区各类墙体广告资源50余处,打好广告,强化企业宣传。创新政银企对接模式,举办政银企对接会,打通金融“活水”流向企业“最后一公里”,目前,已达成贷款总额逾亿元的意向合作。
下一步,生物园区将以“拼”的劲头、“实”的作风、“优”的服务,咬住全年目标不动摇,敢于动真碰硬、敢于攻坚克难、敢于真抓实干,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助企帮销,争取以“开局之胜”拼搏出“开局之势”,以一季“红”带动半年“红”、全年“红”,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高地上的新型现代化科创园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