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通讯员 王铭 赵紫旭 报道
春雁高飞,引吭争鸣。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的山东能源西北矿业黄陶勒盖煤炭公司上空呈现雁阵齐飞的壮观景象,蔚蓝的天际,广袤的沙地,给予飞鸟自由翱翔的空间,“头雁”领着“群雁”,绘就一派活力图景。
蓝天上群雁争飞,白云下人才竞出。今年以来,黄陶勒盖煤炭公司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新路径,通过筑深池、搭广台、架高梯,构建形成“‘头雁’领航、‘雏雁’成长、‘群雁’蓄能”的“雁阵集群”,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锻造了一支技术精湛、活力充沛的人才队伍。
育强“头雁” 激发内生动力

“各位专业人才要以此次考试为契机,取长补短、持续学习,提升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3月10日上午,该公司培训中心座无虚席,各专业口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在聆听“矿长课堂”后,现场进行考试。
该公司充分发挥“头雁”引领作用,把选优培强技能人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安排中层干部、业务骨干共同帮带后备技能人才,通过“轮岗交流+跟班锻炼”机制,形成“1+1##_FORMAT_GT_##2”协同培育效应,不断提升技能人才的培育质量和培养速度。机电管理部副部长丘庆林深耕矿井智能化建设8年,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凭借出色的专业素养,他在2024年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中斩获二等奖。
他们同步建立“矿长当老师、干部上讲台、业务骨干授技术”的内部培训模式,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采掘、机电、智能化等专项培训18场,参与人数900余人次,人才质量“节节攀升”,“头雁队伍”日益壮大。
护航“雏雁”助力展翼建功

“该项‘带式输送机智能调速系统’,大幅降低了运煤过程中的功率消耗,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现技术反哺生产……”3月12日,走进该公司综采一区劳模创新工作室,检修班班长、高级技师郑虎正在为青年职工授课。
该公司积极发挥劳模工匠等技能人才引领示范作用,助力青年人成长成才。青年员工进入基层一线锻炼后,为他们配备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实操、理论师傅,签订《师徒协议》,制定翔实的师带徒任务、传帮带计划、奖惩制度等,并建立考核机制,每月开展“金牌师徒”评比等活动,推动“名师出高徒”,形成“师傅真心教、徒弟用心学”的“学、帮、赶、超”良好氛围。
他们综合日常表现、民主测评、答辩考核等方式制定《优秀高校毕业生评选办法》,并通过“岗位锻炼、项目历练、课题调研”等措施,打造青年员工成长“助推器”。近两年来已有40余人被评选为山东能源集团、西北矿业级优秀高校毕业生,提拔到主办级及以上管理人员中往届高校毕业生占比68%。
培优“群雁”凝聚齐飞合力

“通过VR场景高度还原真实现场,从地面就能了解井下现场实际……”近日,该公司新入职大学生周禹贤在参加完VR入井培训后深有感触。
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该公司建立“线上+线下”培训机制,制定下发《2025年员工教育培训计划暨技能提升计划》,分层级、分专业编制了应知应会、岗位风险等学习题库,涵盖采煤机司机、锚杆支护工等40余岗位,每天在线学习人数达600余人次,同时利用班前班后会、政工例会等形式随机抽查,检验掌握情况,持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学习能力。
机电专业口每月组织开展“故障模拟—诊断分析—修复验证”全流程实操培训,把井下现场搬到井上,结合VR、GIS等系统还原井下设备结构、管路布局,就机电设备核心部件和操作原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引导广大职工系统掌握实操技能,“零误差对接”生产现场,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以来,机电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21%,青年技术员独立处置故障的时效提升40%。
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在黄陶勒盖公司,一批批“头雁”领着“群雁”,凝聚成一个又一个“雁阵”,引领着更多人才在广袤的岗位舞台上,迎风起势、展翅竞飞,用实干实绩绘就高质量发展精彩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