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上午,北京展览馆外人流如织,在“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展览入口处,前来观展的市民游客正排着长队。这个清明假期,北京展览馆、王府井百货大楼、大安澜营胡同等大大小小的展览场地正同时举办敦煌主题艺术展,掀起假期文旅消费小高潮。

“这个洞窟是盛唐时期的艺术宝库,窟内壁画生动地描绘了盛唐人民的日常生活,完美呈现盛唐黄金时代的魅力。规模宏大,艺术表现十分精细。”在莫高窟第217窟的复刻洞窟里,讲解员正将壁画中描述的那段历史娓娓道来。
跟随讲解员的介绍,观众打着手电筒分散在洞窟各处查看壁画细节。“感觉好像真的置身敦煌石窟之中!”市民董先生一直十分喜爱敦煌文化,得知敦煌艺术展开展,便兴致勃勃前来观赏,“石窟中的壁画、雕塑、建筑结构等细节都高度复原,真的感受到了敦煌石窟的文化精髓与艺术震撼。”

九座经典复刻石窟的呈现,是这场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通过数字化扫描与精细手工进行还原。这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复刻数量最多的1:1敦煌石窟经典石窟群,包括八座特窟,以及历史价值重大的普窟藏经洞。其中,第217窟的复刻版本是首次在全球亮相。

记者了解到,这场展览由敦煌研究院与北京展览馆联合主办,历时三年筹备,是截至目前本市举办过规模最大的敦煌艺术主题展览。展览同时展出敦煌研究院珍藏的近300件文物及壁画艺术精品,如唐代古藏文《大乘无量寿宗要经》、西夏文活字版残《诸密咒要语》等,见证敦煌作为丝绸之路文化枢纽的辉煌历史。假期日均接待量超过2200人次。
在王府井百货大楼,敦煌画院与艺云数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了一场《敦煌超宇宙》数字艺术特展。展览通过数字技术“重建”了七座敦煌洞窟,市民游客可在此沉浸式领略敦煌文化的魅力。

“洞窟里光线昏暗,古人是如何看见洞窟的?这位小朋友说对了,秉烛观画,以手中烛光照亮墙壁一处处的细节。”现场,讲解员正在接待一组30余人的研学游团队,好奇的小学生们也正透过一个个孔洞装置的“石窟门”,通过小孔成像技术,感知鲜活的“微观敦煌”之美。
在一组展示敦煌壁画临摹作品的互动装置前,孩子们拨动时间的指针,就能看到一幅敦煌壁画从墙壁、到地仗、线描、壁画、破损的生命过程,观察敦煌矿物颜料的形成,感受历代飞天的风采。

在北京琉璃厂附近的大安澜营胡同里,安澜山外艺术中心里也正举行敦煌主题艺术展,除了观赏艺术家临摹的敦煌壁画,市民游客还可在现场体验泥板画绘制。“这些都是绘制敦煌壁画所用到的矿物颜料。”策展人给观众介绍道,“板子以砂砾层打底,覆盖泥土和草,最后以葛粉打粉,完全还原敦煌壁画的做法。”
桌旁,几名游客正对着眼前的泥板,聚精会神地进行勾线和上色。三四个小时过去,小小一幅壁画才能完工。“放空一下午画出一幅敦煌画,感觉既放松也很有成就感,也体会到画师复原敦煌壁画、保护文明成果的不易。”一位游客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杨天悦,武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