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渝警风采(285)]周人伟:平安山乡“织网人” 忠诚守护万家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6:45:00    

在重庆市南川区层峦叠嶂的民主镇,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社区民警周人伟用十年光阴践行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深耕基层治理”的工作要求,编织出一张特殊的“平安网”——6支“警情帮帮队”、1所社区警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379起,处置突发事件329起,辖区警情大幅度下降,治安、民转刑案件实现了“零发案”。当80岁队员金为栋打着手电夜巡、小杜捧着打工工资退赃时,人们读懂了这个“织网人”的坚守。

“跟我跑步吧”:“江洋大盗”变身“汽修能手”

2023年深秋,民主镇警务室门前悄然出现一筐沾着晨露的土鸡蛋。蛋筐下的字条字迹稚拙:“周警官,是你让我的家庭重燃希望”。这是小杜母亲留下的特殊“锦旗”。

时间倒回2022年,留着锅盖头、手背纹着老鹰图案的小杜在多地实施盗窃,模仿江洋大盗扬言:“只要我看上的,都是我的。”他在辍学后打架、盗窃,父母管不住放任自流。当周人伟在民主镇社区警校见到这个“江洋大盗”时,没有手铐与训斥,只递过去一双运动鞋:“跟我跑步吧。”

从此,25公里山路上,周人伟身边多了小杜一起跑步、巡逻的身影。周人伟待小杜如亲兄弟般,带着他帮阿婆背菜,学讲法条……在周人伟日复一日的劝导鼓励下小杜完成了蜕变,还被推荐到修车厂工作。小杜主动攒钱赔偿盗窃损失:“周大哥,作为你的兄弟,我没丢脸!”如今,曾经的“江洋大盗”成了汽修厂里最麻利的“杜师傅”。

组建“警情帮帮队”:警民共筑家园防线

2022年6月,面对接壤3镇、警情响应动辄1小时的困境,周人伟创新组建6支由老党员、退役军人、乡贤能人组成的“警情帮帮队”。这种山区治安治理新样本,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警力不足的问题。

2023年2月,民主村两位老人因土地边界问题争执不休,乡贤金为栋几句话化解两家10年土地恩怨;2023年5月,朝龙村队员在巡逻时发现了意图偷鱼的嫌疑人,队员陈文昌自告奋勇在水库边彻夜蹲守偷鱼贼;2024年2月,受情伤女子酒后行为过激,队员夏小吉连夜自驾接回她在外打工的父亲,及时进行劝慰……60名“编外警察”用土办法解决新问题,累计化解379起矛盾,处置329起突发事件。

“我们的家园自己守!”夜晚,警情帮帮队巡逻的喇叭声与脚步声,交织成最动人的平安夜曲。在周人伟带领下,这支队伍在巡逻防控、宣传预警、矛盾纠纷处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辖区警情大幅下降,“民转刑”案件归零。

“庭所对接”护安宁:部门合力解民忧

“我的孩子走了都不得安宁……”2023年清明,3位母亲抱着被施工损毁的孩童墓碑恸哭。周人伟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一庭两所”联调机制,带着鸣玉法庭庭长唐运踏着泥泞山路现场勘察。在连夜召开的调解会上,民警讲法理,法官释法规,司法助理员说情理,最终促成施工方登门致歉,原地重修墓地并进行司法确认。

“人民好警官,为民办实事”,2023年9月12日,峰岩乡村民李大姐满脸笑容地将锦旗送到周人伟手中,她开心地说:“周警官把法庭搬到了村头,把公道种进了咱心窝里!”在周人伟的多次调解下,她终于拿到了项目施工方拖欠了1年的房屋和苗木赔偿款。

群众的忧愁一个个被消除,正是周人伟创新“庭所对接”“民调入所”机制的生动实践。他推动建立的“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让公安、司法、法院形成“法治共同体”,累计化解重大矛盾250余起,其中98%的纠纷在1小时内达成和解。

“人伟说”平安电台:山乡夜话防骗经

“乡亲们,我是你们的人伟哥,今天说说‘杀猪盘’的七十二变……”夜幕下的民主镇,“安全防范人伟说”电台声随着山风飘进村户。周人伟自创的这档“土味反诈节目”,用方言快板、情景短剧演绎骗局,让“区块链”“虚拟货币”不再神秘,让留守村民的反诈能力同步接轨犯罪集团诈骗套路。

在线上,周人伟发动每支“警情帮帮队”建立本村“警情服务微信群”,随时随地接受群众办事咨询和法律援助;在线下,结合“赶场日”等重要节点,依托喇叭、宣传手册等工具开展反诈、防盗宣传。2024年,民主镇辖区实现了电信诈骗“零发案”。村民老张手机里存着32期“人伟说”节目:“晚上听着周警官摆龙门阵,踏实!”

从青涩片警到山乡卫士,周人伟用10年证明:平安不是冰冷的数字,是老金头手电筒里的微光,是小杜改过自新的笑容,是慰藉拳拳爱子之心重获的安宁。

在这片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警情帮帮队”的足迹仍在延伸,丈量着警民情深的厚度,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山乡答卷。青山作证,他们的足迹正化作经纬线,既丈量着屋檐下的悲欢冷暖,又编织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锦绣纹样,让点点萤火终成照亮山乡的璀璨星河。(南川区公安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