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晶晶 北京报道
近期,作为金融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的主要参考指标,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震荡,跌破1.8%,险资“安全垫”被削弱,不得不千方百计扩展投资范围寻求新标的。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面对“低利率”环境,贯穿险企投资策略的重心是防范“利差损”风险。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权益投资对提升收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多家险企增加了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如有大型险企加仓股票超千亿元。
不仅如此,优质资产减少的难题仍在加剧,加之新会计准则逐渐落地,险资庞大的新增投资资金“突围”压力陡增,倒逼险资投资逻辑加速升级。
增配权益类资产 举牌频次创新高
2025年开年以来,债市未能延续上涨趋势,开始震荡调整。从3月份整体来看,债市行情波动剧烈,尤其是3月中旬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下行甚至达到1.80%以下。
利差损是指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利差损在低利率环境下会尤为突出。记者注意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就在专栏环节提到:随着近年来利率中枢下移,我国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率明显下降,但负债成本较为刚性,加之资产久期普遍短于负债久期,人身险公司面临资产收益难以覆盖负债成本的压力。
这也对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根据近期发布的A股多家上市险企的2024年年度报告,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平安(601318.SH)、新华保险(601336.SH)、中国太保(601601.SH)等险企均增加股票配置,合计增加3718亿元。
其中,中国平安2024年股票投资规模为4373.79亿元,相较2023年增加1452.7亿元。中国人寿2024年全年净加仓超1000亿元,权益投资收益大幅提升。中国太保2024年年末股票和权益型基金占投资资产的11.2%,占比提升。新华保险向高股息OCI类等持有型权益资产进行策略迁移,同时把握好阶段性、结构性机会,截至2024年年底,高股息OCI类权益工具投资由年初的53.70亿元增长至306.40亿元,增长470.6%。
记者从多家上市险企业绩发布会现场获悉,险企未来还将继续加仓高股息资产。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表示,2025年权益资产投资比例还会适度提升,继续稳健配置高股息、低波红利的资产。中国人保副总裁才智伟透露,未来将平衡好收益的稳定性与成长性,持续优化权益资产持仓结构,稳步提升OCI(其他综合收益)权益占比。适度配置股息率较高的OCI权益资产,有助于提高整体投资收益水平。
“低利率环境下,我们要将资产结构进行合理组合,权益投资比例要加大,同时在投资领域上进行合理配置。”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权益资产对提升险资收益具有不可替代性,将适度加大股票配置,坚持高分红和成长性板块均衡配置。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截至2025年4月1日,共有209只个股被险资重仓。从不同板块来看,银行股是险资的最爱,通信股次之。此外,险资还加配了制造业、仓储物流等板块。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2025年以来,共有6家险企发布11次举牌公告,其中平安人寿4次,长城人寿2次,瑞众人寿2次,中国人寿、新华人寿以及阳光人寿各1次,共涉及10只股票。这一数量超过了2024年同期,也远超2023年险资全年举牌量,创下单季度举牌量新高。
从举牌标的来看,险资2025年前3个月举牌的股票包括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杭州银行、中国儒意、中国水务、大唐新能源、中国神华和电投产融,多数为H股。总体来看,举牌标的主要涵盖银行、公用事业、资源能源等领域。
此外,4月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深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支持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
扩大投资路径 涌入公募REITs产业基金
除了权益类投资呈现高股息策略,险资也逐渐热衷高分红的公募REITs、加码各类产业基金,以及因租金收入稳健的核心商业地产项目,剑指长期收益。
2月18日,中国人寿发布公告,披露与财信吉祥人寿、首景投资等多家公司合伙成立“北京平准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中中国人寿认缴35亿元,财信人寿认缴7亿元,保险资金占比80.2%。
中国人寿在公告中表示,该基金投资聚焦于基础设施公募REITs,有助于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基础设施公募REITs具备股+债属性,有助于提升保险资金组合收益。
同时,万科(000002.SZ)发布公告称,联合新华保险、大家保险等共同设立了“万新金石(厦门)住房租赁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总规模为16亿元,其中新华保险认缴59.94%,大家保险认缴30%,保险资金出资占比89.94%。
目前,市场上的REITs所覆盖的资产类型主要为产权类和特许经营权类,其底层收益主要为租金收入、资本增值,因此REITs具有高分红、收益风险中等的特点。当利率下降时,REITs相对稳定的分红更具吸引力。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年涨幅为11.68%。
中国人寿投资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当前我国公募REITs市场发展迅速,保险资金的长期限、稳收益等特征与REITs产品之间具有很强的适配性。中国人寿投资系统已参与20多只公募REITs的战略配售,业态涵盖商业、保租房、能源、高速公路、工业厂房、产业园等,其参与公募REITs的方式主要包括运用中国人寿系统受托资金、自有资金及发起设立公募REITs战配基金等。
从全市场来看,Wind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共有63只公募REITs,总规模为1683.74亿元。从获配对象的配售金额来看,保险机构的配售金额占比为32.3%,同比大幅提升。配售对象包括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大家人寿、长城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太平财险、泰康人寿等。
产业基金投资方面,今年2月,宜宾和谐绿色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宜宾绿色产业基金”)新增了15家LP,新增出资52.5亿元,认缴资本合计105亿元。新增的这批股东名单相当豪华,既有江西、湖南的省级国资集团,还包括中宏人寿、财信吉祥人寿、交银人寿等险资。
据披露,宜宾绿色产业基金基于产业链进行投资,并就投资标的进行横向、纵向整合,从材料、设备、关键零部件到应用,完成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整合,并围绕产业进行横向兼并投资。数据显示,宜宾绿色产业基金已经投资了5个项目,集中在高端制造和半导体领域。
此外,险资还集中设立或参与了多只百亿基金,比如“平安创赢—深圳市平安重大项目投资基金”“太平保险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市场逐渐企稳,险资也在加大投资力度。对于租金收入较为稳定,且兼具“长周期”特性的商业地产,成为险资的“心头好”。
比如2025年1月,中邮保险领投上海博华广场项目,交易对价108亿元。公开资料显示,博华广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总用地面积约1.7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4万平方米,由一幢地上60层的超高层办公塔楼、一座地上4层的多功能大型商业裙房与4层地下室组成。
在不久前的一次座谈会上,中邮保险相关负责人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邮保险所购商业地产项目,均系当地核心地段的不动产项目,通过出租可获得稳定、可观的现金流入,资产形态已经接近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符合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的投资理念。当前,这些商业地产项目的净运营收益可以达到4%左右,完全可以覆盖负债成本。相关政策鼓励险企分散投资,适度投资商业地产,有益于进一步改善公司相关财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