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走高端中产水果路线商家的一生之敌,是云南。
因为近年来不论什么水果被捧上神坛、被捧为“中产水果”,没多久都会被种啥啥活的云南把价格打下来。
前有牛油果与阳光玫瑰葡萄,今年又轮到了蓝莓。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蓝莓的价格已处于近年来低位,随着后续新一批次的蓝莓上市,预计还将迎来一波降价。
这种原盛产于秋季的水果,悄悄挤进春日水果的“赛道”,频繁登顶水果销量排行榜。

为何又是云南?云南又是怎么做到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
(一)
云南是蓝莓的理想家园
今年以来,在各大社交平台,云南蓝莓成为当之无愧的水果界“顶流”,以颗粒大、口感脆、味道甜的特点俘获了一大波消费者的喜爱,持续走红出圈。

蓝莓,就是蓝色的莓果,泛指杜鹃花科越橘属旗下任意果皮是蓝色的浆果。
蓝莓很早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早在乾隆时期,一本记录盛京(今沈阳)地方生活的《盛京通志》中,就出现过对于“笃斯越橘”的记载。这里的“笃斯越橘”也叫“嘟柿”,就是中国的野生蓝莓,生长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一带,但当时并未被商品化,仅在部分地区售卖。
直到一百多年前,蓝莓被不断推广种植,才出现在许多人的食谱中。
如今,蓝莓已经成为不少人心中的“梦中情果”,它便携好吃,又不会太甜,吃起来还有“爆珠”的脆感。蓝莓还富含花色苷等多酚物质成分,这些物质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抗炎活性,长期摄入会对一些氧化损伤和炎症相关性疾病产生积极的健康效应。

2002年,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引进88个蓝莓品种,筛选出13个优良品种,分别在早熟、中熟、晚熟产区推广种植。研究所创造出蓝莓组培一步成苗法,在提高质量和成活率的基础上,将新苗的生根时间缩短了120天,推动蓝莓云南产区驶上快车道。
作为全网闻名的“植物开挂区”,云南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蓝莓爆发出更大的潜能。
——得天独厚气候土壤条件,大部分地区为酸性红壤土,符合蓝莓生长的要求,形成一个特殊区域优势带,南北方品种均可栽种。
——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紫外线照射强的特点,小浆果产品花青素含量高、糖分积累多、糖酸比适中,品质上乘。
——藏着46种野生蓝莓资源,占全国一半以上,为蓝莓品种改良提供了天然宝库。
——从11月到次年5月,国内外蓝莓市场的“空档期”由云南蓝莓填补。即便在万物休憩的冬季,云南蓝莓依然饱满鲜亮,从枝头到舌尖,新鲜度全程在线。
2024年中国蓝莓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143.82万亩,其中云南为24.48万亩;全国蓝莓总产量78万吨,云南总产量18.29万吨,比2020年增加了510%,排名全国第一。云南,在全国蓝莓中高端市场中,占有约300亿元的市场份额,被业内称为全国现代蓝莓产业的引擎。

目前,云南省已初步形成以滇中、滇东南、滇东北、滇西北为重点的蓝莓产业带,吸引美国卓莓、光筑农业等国际国内资本入驻,涌现出红河佳裕公司等一批设施蓝莓种植企业,打造出“怡颗莓”“佳沃”等知名蓝莓品牌。
(二)
云南蓝莓品质越来越好
随着蓝莓高质量品种的引进、国内种植产业技术的提升,国产蓝莓的“下限”逐渐提升。
近一年蓝莓的口味口碑在消费者端慢慢升高,不少普通人都能察觉到——市面上的蓝莓变得又脆又大又甜了!
今年电商平台卖得最火的蓝莓要数云南花香蓝莓了。果实蓝中带黑,最大的个头如硬币大小,还带着淡淡的香味,卖相招人喜爱。

云南花香蓝莓是近年来低冷温或无冷温需求品种的一类,因果实含有浓郁的花香味,被老百姓称为“花香蓝莓”。这类品种是目前云南的主栽品种,云南及四川攀西地区种植的蓝莓品种90%为该类品种。这类品种具有果大、硬度高、甜度高、香味浓郁、产量高、早熟等特点,经济价值较高。
花香蓝莓的香味来自天然的基因,而它能够如此广泛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则是品种优势与智能种植技术所带来的结果。

以澄江蓝莓为例——20年前,澄江县(今澄江市)为保护抚仙湖放弃传统作物,引进蓝莓试种;如今的澄江市,已成为全国蓝莓优质产区,1.52万亩蓝莓年产值超9亿元。
澄江蓝莓的种植史也是一部技术进化史。2004年,左所社区试种3亩地栽蓝莓,亩产仅400公斤;2010年,进入2.0版,通过测土配方、调整土壤酸碱度,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2017年,3.0版采用半基质栽培,产量突破1吨;2021年的一场霜冻意外催生大棚革命;如今的5.0版已实现“全基质+尾水循环+数字化管理”。同时,随着大连大学育种中心、百锐蓝等技术企业陆续入驻,更让澄江成为种苗繁育高地,年输出优质种苗800万株。

在种质资源研究利用方面,云南省农科院高山所充分利用云南气候多样性的资源禀赋和蓝莓不同品种类型的生物学特性,大量引进国内外品种,在不同区域开展生态适宜性研究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不同地区种植的蓝莓优良品种,研究和制定种植区划,实现了蓝莓鲜果的周年生产。
云南省农科院高山所收集保存野生蓝莓32种,先后从国内外引进蓝莓品种100多个,持续开展蓝莓杂交育种,配组数百个杂交组合,培育上万株杂交实生苗,目前已向国家林草局申报蓝莓新品种4个。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将有更多蓝莓品种“上新”,更多风味和口感的蓝莓将与我们的舌尖激情碰撞。
(三)
这份“鲜甜”与世界共享
从“藏深山”到“销全球”,这颗“小果果”走出云南的背后,离不开海关、物流等部门的助力。

去年9月以来,澄江蓝莓搭上了快递专线,运输时间缩短12小时,每单平均费用降低13%,物流“定制化”服务助力澄江蓝莓出省加速度,销售版图持续扩大。
云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澄江片区经理蒋锦云介绍,蓝莓快递专线为蓝莓企业提供“小哥一对一、车辆一对一”的定制化服务,流程环节也大幅缩减了。传统快递流程有7次装卸车,分别是发货地、网点、陆运中转、机场中转、陆运中转、网点和末端,而现在蓝莓专线只需发货地、机场、末端三次装卸车。
据统计,今年1至3月,顺丰澄江片区共有216万单蓝莓快递,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00%。

这两年,云南蓝莓出口量逐年增长。2024年,仅蒙自海关监管出口蓝莓就有1425吨,占同期全国出口蓝莓数量的五成以上,居全国第一。今年1-2月,蒙自海关监管出口蓝莓已达246吨,同比增长1.3倍,货值1258万元,同比增长1.9倍。
蒙自蓝莓的“出海记”堪称传奇。3年前,这里的蓝莓还鲜为人知;如今,凭借果肉细腻、甜度高的优势,蒙自蓝莓已销往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9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让蓝莓实现从“舶来品”到“外销货”的转变,蒙自海关建立“质量提升”“首次帮扶”“通关提速”等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指导。“我们推动5家蓝莓种植企业通过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同时对出口蓝莓实施优先申报、快速查检、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等便利举措,确保出口顺畅。”蒙自海关监管科科长陈锐说。
为打开国际市场,各龙头企业引入预冷加工、冷链运输技术,并建立溯源体系,确保每颗蓝莓可追踪。如今,一颗蒙自蓝莓从采摘到送达海外消费者手中,全程最长不超过72小时。
当“土特产”走上“洋餐桌”,这份来自云南的“鲜甜”,将与世界共享。

从边陲山村到国际高端市场,一颗蓝莓的旅程,见证了云南农业的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的澎湃活力。它不仅是果盘中的“浆果明星”,更在云南的蓝天下书写自己的新“蓝”传奇。
统筹 陈洁
开屏新闻记者 猫恩泊 整理报道
部分内容综合自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社、Vista看天下、封面新闻、云南网、科技日报等
图片均为开屏新闻资料图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吕世成 杨飏
主编 武熙智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