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比喻的作用答题技巧(高考修辞鉴赏:比喻)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6 09:50:25    

比喻:打比方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光。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种类:

(1)明喻:喻体、本体、比喻词(像、如)同时出现的比喻。

例如:那小姑娘好像花一样。

(2)暗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一般用“是、成为、变成”进行比喻。

例如:那小姑娘就是一朵花。

(3)借喻:比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例如:教室里的花朵真多!

(4)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5.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突出特征;

(2)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3)引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共鸣。

6.解题思路:

(1)鉴赏比喻手法或分析比喻的表达效果/好处/作用等:

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②将xx本体)比作XX(喻体);

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xx(本体)的······(特性),表达了作者······感情/心情。(回到文本具体分析)

(若本体是抽象事物,喻体是具体事物,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加上“化抽象为具体”。)

(2)分析比喻手法的构成:

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②本体是××,喻体是××,喻词是××;

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xx(本体)的······(特性),表达了作者······感情/心情。(回到文本具体分析)

(许多题问“比喻构成”的答案和鉴赏比喻的答案一致。)

(3)分析比喻手法的相似性:

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

②将xx(本体)比作XX(喻体),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xx(本体)和XX(喻体)在······ (方面)上相似。(一般有两处相似性)

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xx(本体)的······(特性),表达了作者······感情/心情。(回到文本具体分析)

7.课堂小结:

(1)若题干已点明手法名称,第①点可省略。

(2)题干若有问分析表达效果/好处/作用等,第③点必答,没有也建议加上第③点。

(3)若本体是抽象事物,喻体是具体事物,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加上“化抽象为具体”。

(4)不管文句是什么,也不论题目如何问,回答语用修辞考点主观题离不开三点:

一是明确指出修辞用法是什么(点手法),

二是解读修辞手法有什么(析手法),

三是分析修辞手法效果(说效果)


练习题:(教师版)

1、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选B。

A项,比喻。把人生比作朝露。

B项,夸张。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

C项,比喻。把琵琶的弹奏声比喻为玉盘落珠。

D项,比喻。“卷起千堆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浪花比作雪。

2.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D.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2、选C。

A项比喻,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山比作青螺。

B项比喻,明月照在开遍鲜花的树林上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C项“偷眼”“断魂”将霜禽、粉蝶拟人化。

D项比喻,吊影、辞根散比做千里孤雁、九秋断蓬。

3.【2020年新高考卷Ⅰ山东卷】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

3、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二者具有相似性:路和河在形状上相似,车流和水流都具有流动性;(2分)

②生动地写出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表达人们对塞车的无奈。(2分)

【思路】分析手法(相似性解读)+效果分析(特点+情感)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我觉得散文首先是好好说话,不用力。新散文也好,原生态也好,都不过是衣裳。我们可以穿不同的衣服,但是不能为了穿衣服,而把自己的身体扭曲。我经常看到《一把刀子割破夏天》《被水洗掉的稻田》等等一类的散文题目。甚至有一天,我看到一个什么什么大奖,有一篇著名的散文的标题就类似于此,叫做《一枚钉子在某某路上狂奔》。我觉得好笑。有必要这么写文字吗?

4、①把不同类型的散文比作衣服,把写散文比作穿衣服,把写作时用力过度比作为了穿衣服扭曲身体;

②化抽象为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散文写作要好好说话不可用力过度的观点。(意对即可)

【思路】比喻解读+表达效果(特点+情感)

思路和鉴赏比喻手法的思路一致,也可以点明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如果说海洋是台风的制造者,陆地可能就是台风的终结者,因为陆地地形的摩擦力作用对于台风来说就像一把锉刀。如果台风登陆以后,遭遇凹凸地形或山地起伏较大的地形,那么这把锉刀对台风结构的破坏就是毁灭性的。当然也有一些台风,在陆地转一圈后,虽元气大伤,但不甘被陆地终结,经历多次登陆后,余威不减,给多地带来狂风暴雨后,还能逃回海洋的怀抱。

5、①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陆地地形的摩擦力比作锉刀;

②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地表现陆地地形对台风结构的破坏力。

【思路】点手法+手法解读(点明本体、喻体)+表达效果(手法和内容特点)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 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

6、①构成特点:本体是中国画中的“远山”和“近水”;喻体是“黛”和“烟”。(2分)

②表达效果:远山如黛就是远山的颜色宛若女子黛色的眉。近水含烟,近处的水面像是附着了雨水,烟雾袅袅。(1分)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国画可感可知的特点。(2分)

【思路】比喻解读(点明本体、喻体)+表达效果(特点+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