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4月10日讯(记者 李雪萌)4月8日,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村民马海全拨通乡纪委书记电话,声音里满是激动:“整整两年没拿到手的土地流转费,这次终于要回来了!太感谢你们了!”这场持续两年的“薪”愁,在乡纪委的全力推动下终于画上句号。
今年3月,洪水泉乡纪委在监督民生领域资金发放工作时发现,某村村委会副主任马某截留2022年至 2023年部分农户土地流转费共5900元,用于个人支出,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洪水泉乡纪委立即启动调查程序。在乡党委支持下,对该问题线索快查快结,依规依法处理涉事人员,并全程监督,确保流转费一分不差发放到农户手中,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纪检监察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 为避免类似问题重演,洪水泉乡纪委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同时深入各村合作社排查同类问题。此外,乡纪委还提出针对性建议,要求乡政府与各村村委会加强土地流转监管,明确土地流转费由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直接支付给农户,绕过村“两委”环节,从源头上堵塞资金管理漏洞,真正达到以案促改、促治的警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