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拂碑铭,少年承志行。今天上午,龙华烈士陵园主广场庄严肃穆,“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2025年徐汇区未成年人“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在此举行。来自全区80多所中小学校120余名徐汇区“新时代好少年”代表、20名红色剧目讲解员及全国文明校园、上海市文明校园的学校老师代表齐聚陵园,以升旗祭扫、实践启航、沉浸演绎等形式,深切缅怀革命英烈,赓续精神血脉。
此次活动由徐汇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联合徐汇区教育工作党委、徐汇区教育局、共青团徐汇区委员会、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等单位共同主办,以“我们的节日·清明”为契机,将仪式教育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以“浸润式教育”激活红色基因密码,引导未成年人在缅怀先烈中坚定理想信念,引导青少年在缅怀先烈中校准人生坐标,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升旗仪式中,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激昂旋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行注目礼,炽热家国情怀在少年胸中激荡。祭扫仪式上,礼兵缓步入场,以庄严的仪式向革命烈士献上了代表徐汇区中小学校师生敬献的花篮,全体人员面向烈士纪念碑三鞠躬,寄托对先烈的深切哀思。当《国际歌》的旋律响彻广场,全体人员依次缓步走近纪念碑,手持白菊依次献于烈士纪念碑前,朵朵白花承载敬意,滴滴露珠映照初心,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
祭扫仪式后,“党的诞生地”主题实践教育“七个一”活动正式启动。今年,徐汇区未成年人红色教育矩阵再度升级,推动红色文化以更鲜活的形式走进校园、浸润童心。活动中发布了包括徐汇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个 )、红色经典读物(28本)、红色文化讲座(45个)、红色影片(20部)等四方面红色文化资源项目。高安路第一小学等6所文明校园教师代表获赠《“党的诞生地”主题实践教育——徐汇区红色文化资源清单》,该清单汇编册系由徐汇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联合区教育工作党委、区教育局,对区内丰富的红色资源进行征集梳理与统筹汇总而成,汇集了徐汇区职能部门、机关单位,以及区域内文博场馆、出版单位、社会团体的红色资源。旨在为全区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提供红色文化资源的引导支持,促进红色文化育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纪念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红色对话”悄然上演。高安路第一小学的6名学子以朗诵剧《青春》致敬峥嵘岁月;西南位育实验学校的郭星宜化身向警予,演绎《女子解放》的觉醒篇章;园南中学的王梓骏在《远望莫斯科》中诠释赵世炎的革命信仰;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的俞芊安以《永是!勇士!》展现郭纲琳的坚贞不屈;南洋初中的索隆生动还原“革命少年”欧阳立安的英勇事迹;复旦徐汇实验学校的9位学子则以小提琴与合唱《长城谣》,奏响文化抗战的磅礴力量。

6个点位、6段故事,红领巾讲解员们化身“历史讲述者”,带领观摩嘉宾与参观学生穿梭于展陈之间,用沉浸式讲解剧目演绎的方式,让革命先辈的形象跃然眼前,让历史“活”了起来,让红色基因“燃”了起来。徐汇区精神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沉浸式红色教育打破了传统展陈的界限,让孩子们在‘演’与‘观’中对话历史,这种‘活’起来的思政课更具感染力。”
据悉,每年清明期间,徐汇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全区中小学校广大师生集中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依托于区内红色资源,动员引导全区中小学生就近就便走进烈士陵园、纪念场所,以祭扫献花、碑前宣誓、故事宣讲等多元形式,构建“行走的思政课”实践图谱,引导青少年在缅怀先烈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