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榆林:链式招商绘就转型新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8:22:00    

煤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链条不断补齐补强,装备制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榆林,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正在以“链式思维”重塑产业版图,通过基金撬动、科创赋能、闭环招商等创新实践,逐渐打破“一煤独大”局面,转而实现传统能源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两条腿”阔步前行。


2024年,榆林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全年使用内资662.74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突破35%,以“链式招商”培育的新质生产力,正推动这座资源型城市向现代化产业高地蝶变。


基金撬动产业新动能


  2024年8月,一只10亿元规模的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在榆林落地,标志着榆林开始用投行思维重构招商逻辑。


  落地于榆横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园的速豹科技,正是榆林按“以投代引”模式打造新兴产业的成果之一。这家新能源重卡发展的出海企业,专注于电动重卡核心子系统及滑板底盘整体制造。目前,由该公司生产的首款电动重卡K2H2已在国内实现批量交付。


  落地短短数月,这只实缴到位的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如同精准导航的产业引擎,便催生了速豹动力电动重卡滑板底盘基地、物科金硅5000吨硅碳负极材料产线、因诺航空无人机生态基地、天翌科技航空测试中心四大标杆项目相继签约,以基金为纽带,助力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


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在榆横工业园区,投资百亿元的榆横甲醇醋酸深加工项目正在建设,该项目依托榆林煤化50万吨醋酸产能,创新打通“甲醇—乙醇—醋酸酯”转化路径,采用合成气制乙醇技术将煤炭“吃干榨净”,演绎传统煤化工的“绿色变身记”。



此外,该项目还同步实施的硫回收扩能改造,使二氧化硫捕集率提升至99.9%;智能化管网系统实现能源梯级利用,能耗强度直降15%。更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向下游延伸出醋酸乙烯、医药中间体等12种高附加值产品,推动榆林从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跨越。


  这种“链式思维”同样体现在招商实践中,榆林充分发挥本地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明确榆能集团等八大市属国有企业招商职责,调动中煤、国能、陕煤等央企积极性,开放应用场景,开展延链补链招商。


  2024年,榆林市成功引进欣晟绿能二氧化碳乙烷耦合羰基项目、恒神碳纤维项目等,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同时,市外事外经局与榆煤基金联合开展产业调研,全面盘点存量企业,进一步明确了延链补链方向。全年举办的15场产业链对接会上,促成了149个签约项目串珠成链,1419.2亿元投资为煤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注入高端化基因。


低碳实践重塑城市底色


  如今的榆林,正在以招商引资为笔墨,不断在传统能源产业变革的版图上书写着绿色化低碳化的答卷。位于榆横工业园区的榆林城投佰盛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省内单体最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预计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101万吨,相当于202万亩碳汇林的吸收量;陕煤榆林化学正在建设的400万吨/年CCS示范项目,将搭建起完善的二氧化碳捕集、输送与封存体系,为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规划建设、实施落地及高质量运行提供减碳保障,进而带动榆林煤化工行业向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025年的春风在黄土高原上吹荡,为这片热土带来新的生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已经锚定新坐标——围绕“聚焦大项目、围绕产业链、布局新赛道、探索新机制”要求,在尊重市场规律、产业规律、新质生产力规律的基础上,发挥资源、资本、应用场景优势,破解三大短板,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强化链式招商、做优园区招商、创新招商方式、强化外资招商、办好招商活动,下功夫招引一批链主型大项目,全力推动能源革命示范、黄河流域生态治理、陕甘宁蒙晋中心城市建设。


记者 刘勃江 图片均为资料图

来源:榆林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