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平邑罐头产业文化综合体启用 罐头产业刮起文旅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5:44:00    

鲁网4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 通讯员 张伟)4月7日,占地8400平方米的平邑罐头文化产业综合体(以下简称产业综合体)正式启动,八千余平方米的博物馆,将平邑罐头产业的历史底蕴与创新活力熔铸一炉,成为平邑讲好新时代罐头产业故事的新质载体。

12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了自己的博物馆

平邑作为中国罐头产业的发源地之一,历经四十余载风雨兼程,从家庭作坊到产业集群,从传统工艺到智能制造,从地方特产到全球市场,罐头产业已深深融入平邑的血脉。

平邑罐头产业从沂蒙山区走向世界舞台,培育出年产值突破120亿元的产业集群,成就了“世界每七罐水果罐头就有一罐产自平邑”的行业传奇。

如今,这由一个个罐头堆积起来的年产值120亿元的庞大产业,有了讲述自身产业故事的新平台。新启用的产业综合体,恰似一颗璀璨明珠,将罐头产业历史底蕴与创新活力熔铸一炉,为产业升级注入澎湃动能。

当前,平邑罐头产业也站在了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产业综合体的建成投用,是讲好新时代罐头产业故事的新质载体。

走进产业综合体,“时光隧道”将带您触摸历史温度:斑驳的1982年产半自动封罐机诉说着创业艰辛,泛黄的出口报关单见证着“平邑制造”走向世界的铿锵脚步,千余件珍贵藏品串起“一果一世界”的产业脉络。

电商直播基地里,“数字新农人”正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势,让平邑罐头搭乘“一带一路”快车远销海外。

“智慧引擎”赋能罐头产业创新升级

平邑罐头产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发展,正从“中国罐头之都”向“全球罐头产业创新策源地”跨越。

占地8400平方米的产业综合体,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文化会客厅”,更是创新驱动的“核心引擎”,更是一处产业创新的智慧载体。

据了解,产业综合体项目历时6个月建成,主要建设文科中心、展览中心、商务中心、营销中心等4个中心。

其中,文科中心正是该产业综合体设置的技术创新区,在未来,这里将是集聚创新资源、赋能产业升级的 “智慧引擎”。

据平邑县地方镇党委书记齐兵介绍,产业综合体设置的技术创新区,邀请中国农科院毕金峰专家团队入驻,围绕罐头产业的生产、加工、贮存、销售等方面,开展多维度合作,实现果品原材料更新换代及罐头产品技术创新。

“我们将加强与中国农科院毕金峰团队合作,充分发挥罐头产业创新研究院作用,在农产品基地建设、果品原材料更新换代、罐头产品创新研发等方面提供更多技术支持。”齐兵说。

下一步,平邑县及地方镇两级政府将借助罐头博物馆这一产业综合体,进一步支持罐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升规纳统工作力度,培育一批体量大、贡献高、带动性强的罐头骨干企业,提高罐头产业综合实力。

产业+让罐头产业刮起文旅风

产业综合体里,设置的加工体验区,游客和消费者可以亲手体验制作罐头的过程,感受罐头产品的绿色健康安全。

在900平方米的加工体验中心,游客可亲身体验“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传统工艺,感受“人机协作”的智能制造魅力。

地方镇罐头产业经过40多年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集群,通过建设综合体项目,进一步挖掘总结、深化提升,为罐头产业注入文化活力。

项目作为“中国罐头之都”的地标性建筑,突出罐头特色,体现罐头文化。为此该项目也被文旅部门纳入“九间棚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与32所中小学校共建研学基地,让“小罐头”成为“大课堂”。

产业+文旅,让地方镇罐头这一传统产业焕发出文旅融合的时代光彩。未来,这里不仅是展示中国罐头历史与文化的“精神地标”,罐头博物馆产业综合体的运营,也标志着平邑罐头产业正从“制造优势”向“文化+科技+品牌”综合优势迈进。